9月12日下午14:30,一团六连于奉贤校区第四教学楼D200、D202、D204教室开展“名师进军营”活动。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文系詹丹教授为同学们带来学科特色鲜明的主题讲座“红楼梦:从通读到读通”。
名师简介
詹丹,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都市文化学博士点带头人,兼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、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。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小说、都市文化及语文教育。著有《重读〈红楼梦〉》《红楼梦的物质与非物质》《〈红楼梦〉与中国古代小说再阐释》《诗性之笔与理性之文》等。
读红楼,通经典
詹丹教授以“红楼梦:从通读到读通”为题,巧妙结合同学们的日常阅读经验,抓住“通”“读”二字,强调了全景式阅读的重要性;以“一组概念”“两条线索”为脉络,以“三个世界”“四季时间”深耕经典内核,引导同学们从俯瞰到聚焦,于细节之中串文脉、见真情,突破表层阅读,深入挖掘《红楼梦》的文学精髓与文化密码。最后,詹丹教授建议大家“直接读原著,不依赖‘带读’(电影、电视剧等)”,强调原著细节与语言的不可替代性。
学员感想
詹丹教授的讲座让我对《红楼梦》有了更深刻的认知。詹教授以主人公黛玉为例,透彻分析了“通读”如何揭示人物立体多面性——她不是扁平的“泪人”,而是在谨慎、尖酸、深情、通透中流动的真实生命。同时,讲座提炼的“真与假”“情与礼”等核心概念,也启发了我的思考。在阅读文学作品时,除了聚焦情节的不同角度,也可以关注哲学理论。它让我意识到,经典阅读需耐心踏实,沉浸于文本细节,才能触及其跨越时代的深刻意义。
——六连一排 汪玥辰
一部红楼梦,一个大世界。詹丹教授提到,读者须破除“片段化”阅读窠臼,沉潜入“通读”全书之境,方能理解林黛玉、王熙凤这样复杂立体的人物形象。“真与假”“情与礼”“存在与虚无”,红楼的世界充满隐喻与矛盾,魅力无穷。通过一个个条分缕析的事例,教授带领我们迈进了贾府的朱红大门,去感受一段传世宏伟的华章,让我们受益良多。
——六连二排 张慧媛
詹丹教授对“全景式”阅读的强调破除了我在读红楼过程中的瓶颈,极具启发性。作为中国人,我们都对《红楼梦》有或多或少的认识和了解,但也由于红楼的国民性,我们往往会陷入对人物形象贴标签,扁平化的泥沼。詹丹教授阐述红楼人物的多面性、复杂性和多样性,避免我们“代入单一角色”,让我从一个更科学的角度读红楼内涵,品角色人生。
——六连三排 鲍林彤
詹教授的讲座从自己与《红楼梦》的渊源说起,聚集书本中林黛玉的个人性格,详细分析了曹雪芹向我们描摹人物时的多样性。接着以此作为引子,提出阅读时的五个要点如“关键概念”“关键线索”等,使我受益良多。詹教授所提出的阅读方法与其幽默风趣的讲课模式相结合,也让我进一步对自己平日的阅读进行反思和改进,令我在听课时频频有顿悟之感。因此我们应当珍惜读书的每一秒,在有限的时间中获取更多的知识。
——六连四排 唐基翔
通天地灵性,识世间真情
知书以达理,见微而知著
盼君携今日所得,续探千古华章,续传文脉微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