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0日下午14:30,人文六连于太阳集团tyc234cc奉贤校区第四教学楼开展教师节主题活动。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师王乙珈为同学们带来了以“青衿莫负感时心——新时代人文学子的自我规划与师道传承”为主题的讲座。
“人文学科的责任,从不是孤立的知识传递,而是要把‘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’的精神火种,播撒进每一代青年心中。”讲座现场,王老师从“时光剪影”“自我询问”“感时之心”三个板块切入,鼓励同学们培养对书籍的迷恋、对学术的虔诚、对未知的探索,在大学期间享受纯粹读书与做事的时光,传承治学精神,力求找到“闪闪发光的自己”。王老师在讲座中特别融入了对教育家精神的深刻解读,以廖世承、马茂元等教育名家为引,强调教育家精神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文化守护、信仰传承与师道永续的结合。
随后展播了由学院党委承办的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第六季“伟大工程”系列示范党课《文化实践传薪火,赓续文脉育新人》,分为“墨香传文脉”“信仰映初心”“青春筑忠魂”“师道传薪火”四个篇章,以立体叙事的形式深刻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。党课尾声,老中青教育者同台共读教育家精神,勾勒出一条从文化守护到信仰传承、从边疆坚守到师道永续的清晰脉络,激励学生坚定文化自信、勇担时代使命,在传承与发展中书写青春华章。
学员感想
王老师的讲座结合个人求学经历,聚焦了苏轼、廖世承、马茂元等大家,向我们深刻诠释了“教育家精神”的内涵,展现了教育家们深厚的报国情怀、严谨的学术坚守与生动的人格魅力,也为我们大学未来四年中的学习提出了宝贵的建议。作为一名师范生,我深感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,更是精神的传承。我们应珍惜大学时光,重视培养批判思维与纯粹学术情怀,在探寻文化传承之路上求是笃行,体悟厚德博学的同时找寻自我。
——六连一排 汪玥辰
今天的讲座让我认识到,教育真正的力量不在宏大的道理,而在那些细微的触碰瞬间。老师分享的几个课堂小故事里,苏轼的人格魅力、廖世承的责任担当、马茂元的赤诚初心折射出教育者最本真的模样:用真诚唤醒真诚,以自由引领自由。作为将会走上讲台的师范生,我忽然懂得——教育不是雕塑,而是浇水;不是塑造标准的“优秀”,而是守护每一种生长的可能。身为师范生,愿我们都能成为那样的老师:在平凡的日常中,见证不平凡的发生。
——六连二排 明慧
王老师以自身经历为经纬,编织出一幅贯通古今的教育图景。既有对教育家精神内涵的解读,更有对学术研究方法的深刻洞见。其中廖世承校长全方位锻造的理念,马茂元教授对“识”的强调,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学术认知,给了我很大的启发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希望能够如王老师所期望的那样,向内认识自己,向外关注国家和社会,践行“厚德、博学、求是、笃行”的校训。
——六连三排 鲍林彤
聆听此次讲座,如沐春风。听闻了王老师的事迹,她未曾高谈理论,而是以数个温暖的教育瞬间,让我们看见真正的教学存在于俯身的倾听、耐心的等待和真诚的喝彩之中。教育的力量,原来就藏在这些细微的互动里——它唤醒渴望,守护灵光,让每个平凡的时刻都可能成为改变的起点。我愿在未来,也成为这样一个点燃火苗的人,以微小之光,参与另一段生命的成长。
——六连四排 陆昕
师者如灯,照亮文脉传承路
学子如星,续写时代新篇章
深度对话师道精神
以文为丝络,以事作舟航
薪火长相续,人文韵久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