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承发

发布者:肖文鑫发布时间:2019-06-06浏览次数:10530


鲁承发,男,汉,1982年生,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安徽六安市人,安徽师范大学文学学士、兰州大学文学硕士、武汉大学文学博士,太阳集团tyc234cc博士后,主要从事汉语语法、国际汉语教育、认知语言学、学科教学(语文)等专业的研究。邮箱:lcfnit@126.com

 

课题情况:

2021年9月获立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:《交际互动视角下汉语级差词项的语法-语义-语用接口机制研究》(编号:21BYY160)。

2016年-2020年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:《互动语言学视阈下汉语羡余否定现象研究》(编号:16CYY044)。

2015年11月获得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(一等)立项。

 

论文情况:

多义性特征对“没VP之前,S”生成的制约,《汉语学习》20251)。

传信表达中言者与听者的交互,《语法研究与探索(二十二)》2024,第一作者。

“所谓”句中的话语角色,《中国语文》2023(4)。

怀疑行为的决策机制及其词汇意义的识解策略,《语言教学与研究》2020(6)。

“VP之前,S”句式中时制意义与体貌特征的互动,《汉语学报》2020(4),被《人大复印资料》2021年2月全文转载。

透视与展望:“差一点没VP”句式研究60年,《语言研究集刊》2020(2),第一作者。

“全称否定+只”构式的定景机制及其句法效应,《语言教学与研究》2019(2)。

“差一点(没)VP”句式中的交际博弈及其句法效应,《语言研究》2018(2)。

“怀疑”意义的引申机制与识解策略新探,《语言教学与研究》2016(3)。

古汉语中祭名义“有”的历时演化,《中国文字研究》,2015(1)。

也说双关语的解读机制,《外语学刊》,2014(6)。

“差一点”和“差不多”的语义差异及其认知解释,《北京社会科学》,2014(3),第一作者。

“差一点”句式研究述评,《理论月刊》,2014(4)。

 

著作情况:

《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羡余否定构式研究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236月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