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建平,江西上饶人,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教授、世承优秀青年教师。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,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联合培养博士(2017.09-2018.09)。邮箱:jpyu@shnu.edu.cn
一、教授课程
中国古代文学史(一)、《左传》精读、出土文献与中国早期文学研究
二、研究领域
出土文献与中国早期文学、口头传统与书写文化、秦汉文书学
三、主持项目
1.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“出土文献与中国早期相似文本的生成研究”(2022.09),在研。
2.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“秦汉官文书文本的生成与演变研究”(2020.09-2025.02),已结项。
3.太阳集团tyc234cc校级科研项目“秦汉官文书文本的生成与演变研究” (2020.09-2022.09),已结项。
四、主要成果
1.《出土文献视域下中国早期古书形成的主要特征》,《浙江大学学报(人文社科版)》2025年第5期。
2.《严可均辑<全汉文><全后汉文>辨误六题》,《传统文化研究》2024年第3期。
3.《安大简<仲尼曰>与<论语>的形成》,《孔子研究》2024年第2期。
4.《模拟与创新:先秦两汉“模式文本”的生成及意义》,《北京社会科学》2023年第12期。人大复印资料“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”2024年第3期全文转载。《新华文摘》2024年第9期论点摘编。
5.《口头叙事与先秦语类文本的生成》,《民族文学研究》2023年第3期。
6.《海昏侯墓文书新论》,《简帛研究》2022年冬之卷。
7.《<保傅>的生成、流传与编纂——兼论中国早期经典文本的生成特征》,《北京社会科学》2022年第1期。
8.《从档案到古书:档案学视角下周秦汉古书文本的生成》,《档案学研究》2021年第6期。
9.《两汉史书对章表奏议文本的删削与改造》,《国学研究》第43卷,2020年。
10.《“天人三策”文本顺序考辨——兼论董仲舒贤良对策之年代》,《北京社会科学》2019年第6期。
11.《尊君卑臣:汉代上书体式及套语中的皇帝权威》,《档案学通讯》2019年第2期。
12.《贾谊奏议的文本形态与文献意义——兼论<新书><汉书·贾谊传>与<贾谊集>的材料来源》,《文学遗产》2018年第3期。